股票是上市公司的资本,当我们买入上市公司的股票后, 我们就成了“公司的股东”,公司盈利,我们就可以拿到分红。
上市公司给我们的分红有两种形式:向股东派发现金股利和股票股利,上市公司可根据情况选择其中一种形式进行分红,也可以两种形式同时用。
现金股利是指以现金形式向股东发放股利,称为派股息或派息。
现金分红是公司通过可分配利润,以货币资金的形式支付给股东权利,不会改变股本大小,但股东权益减少,每股代表的实际价格也会减少,因此价格相应降低,这一过程叫除息。
除息价=股息登记日的收盘价-每股所分红利现金额
目前现金分红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但不是在发放红利的时候,而是在卖出股票时,根据持股期限,计算现金分红应纳税额,由券商从个人资金账户中直接扣收税款。
除权是由于公司股本增加,每股股票所代表的企业实际价值(每股净资产)有所减少,需要在发生该事实之后从股票市场价格中剔除这部分因素,而形成的剔除行为。
上市公司发行股票拿到募集资金后,会分为两部分:股本和资本公积。
股票发行价格中,实际价值1元是股票面值,记作股本;超出1元的部分计作资本公积。
上市公司有了钱,开始投资赚钱,将赚取的收益再分成两部分: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其中,盈余公积就是从税后利润中提取形成的收益积累,留存在企业内部。而税后利润在提取盈余公积和向投资者分配利润后,留存在企业内的、历年留存的利润就称为未分配利润。
因此,作为投资者我们享有以上四部分的所有权:
所有者权益=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
上市公司给投资者分红的第二种形式是:股票股利,是指上市公司向股东分发股票,红利以股票的形式出现,又称为送红股或送股;另外,投资者还经常会遇到上市公司转增股本的情况,转增股本与分红有所区别。
送股:是采取将盈余公积或未分配利润转化为股本的分红方式,上市公司一般只将未分配利润部分送股。
转股:是采取将资本公积转化为股本的分红方式。
这两种形式都会使股本数增加,但同时也会让股价下跌!这一过程就是除权。
送股/转股仅仅是稀释股本,降低股价,可以看作是单纯降低股价便于买卖,增加流通性,没有其它实质意义。是上市公司向股东传递公司管理当局预期盈利将继续增长的信息,可以增加股票市场流动性。
除权价=股权登记日的收盘价÷(1+每股送红股数)
股票分红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1.持股期限在1个月内(含1个月)的,每股应缴纳所得税20%。
2.持股期限在1个月以上至1年(含1年)的,每股应缴纳所得税为10%。
3.持股期限超过1年的,每股应缴纳所得税为5%。
沪市:股权(息)登记日为R日,除权(息)基准日R+1日,红股R+1日到账,并可进行交易,股息R+2日到帐;
深市:红股在R+3日自动到账,并可进行交易,股息在R+5日自动到账
除权(Exclude right),公司股本增加,而公司总市值不变,每股的价值自然就大幅降低了。有三种行为会造成除权:
除息(Exclude dividend),和除权刚好相反。除权是资产不变,股本变多了,池塘变大了,水的体积不变,水位自然下降;而除息是因为上市公司按照一定比例把公司资产以现金的方式分发给股东,可股本没变,就像池塘大小没变,把里面的水抽掉了,水位也就下降了。
$$除息价=股权登记日收盘价-每股派息额$$
$$送股除权价=\frac{股权登记日收盘价}{1+送股比例}$$
$$配股除权价=\frac{股权登记日收盘价+配股价×配股比例}{1+配股比例}$$
$$送股除权除息价=\frac{股权登记日收盘价-每股派息额}{1+送股比例}$$
$$配股除权除息价=\frac{股权登记日收盘价-每股派息额+配股价×配股比例}{1+配股比例}$$
$$送配股除权除息价=\frac{股权登记日收盘价-每股派息额+配股价×配股比例}{1+送股比例+配股比例}$$
1)除权除息对除权除息日当天开盘价的影响
除权除息对除权除息日当天开盘价的影响紧要表现为开盘价常常会“大跌”,这是正常的表现。因为股权登记日后的第二天再买入该企业股票的股东已不能享受企业分红,具体表现在股票价格的变动上,所以除权日当天会产生一个除权价。这个价格相对于前一日(股权登记日)虽然明显降低了,但这并非股价下跌,并不意味着在除权日之前买人股票的股东因此而有损失。相对于除权后“低价位”买入股票但无权分享红利的股东而言,在“高价位”买入但有权分享红利的股东,二者利益、机会是均等的,后者并无任何“损失”。
例如,某股10送3股,股权登记日当天股民甲以收市价10元买进1000股,共花本金10000元(不含手续费、印花税)。第二天该股除权,除权价为7.69元,此时股民甲股票由原来的1000股变为1300股,以除权价计算,其本金仍为10000元,并没有损失。
2)填权、填息、贴权、贴息、含权、含息
上市企业在董事会、股东大会决议的送红、配股后,尚未正式实行分红、配股工作,股票未完成除权、除息前称为“含权”、“含息”股票。股票在除权后交易,交易市价高于除权价,取得送红或配股者得到市场差价而获利,为“填权”、“填息”股票。交易市价低于除权价,取得送红配股者没有得到市场差价,造成浮亏,则为“贴权”、“贴息”股票。 除权除息与股价曲线的修复
股份企业在确定当年分红和送配股方案之后,它的股票实际上就已经含有获得红利和实现转配股的权利,简称为含权含息。企业定于某个交易日将企业股利派送给股东和股东实现送配股权利的做法,称为除权除息,这一交易日叫做除权除息日。而上一个交易日则称为股权登记日,即谁在这一天收盘时持有了企业的股票,谁就获得了分红配股的权利。
例如,某企业决定当年的4月1日为股权登记日,当日股票收盘价格为15元,分配方案为每10股送红股5股。4月2日为除权除息日,除权后的企业股票价格应当下跌,其理论价格应为15元/(1+0.5)=10元。这说明一个道理:企业股票的除权除息历程本身不会增加股票的价值,股东在除权前后手中的股票总价值不会发生变化。
在除权除息后,如果股票价格持续上升,则称为填权填息;如果股价涨到原来的股价水平,就叫做填权填息。反之,如果除权除息后股价出现下跌,则叫做贴权贴息。
除权除息后,股票价格也应随之下调,其计算公式是:
式中,P为除权后股票价格;P0为除权前股票价格;P1为配股的价格;P2为社会募集增资的每股价格;R为每股派息金额;n1为每股配股数;n2为社会募集增资的股份数额与原股份总额的比例;n3为每股的股票派息的送股数;n4为每股公积金转增新股的股数。
除权后股票价格下跌造成股价走势图出现断点,股价断点修复的办法是,令Q = P / P0,将以前的股价乘上Q即可。